最近央行又降息了,看到新聞報導中的一些名詞不太懂,便google了一下,順便做個筆記,有錯誤還煩請指正。

首先,新聞都會說XX降息多少碼,那這個碼代表的是什麼呢?
1碼是 0.25% ,半碼為 0.125%。

央行貼放利率有三種分別是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都是屬於中央銀行引導市場利率的政策利率;其中又以重貼現率較具代表意義。
,可在這邊看到

貼現窗口融通制度是指銀行向中央銀行申請各項資金融通,即中央銀行為銀行的最後貸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的一種制度。
中央銀行在銀行出現資金短絀時,可透過貼現窗口融通制度給予資金融通,融通方式包括貼現與放款,貼放融通利率由中央銀行訂定。

當中央銀行對銀行融通,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將增加,準備貨幣等額增加,進而使貨幣供給額呈倍數增加。
反之,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下降,準備貨幣等額減少,進而使貨幣供給額呈倍數減少。

融通的方式包括重貼現、短期融通及擔保放款之再融通。

貼現,就是拿票券去換取現金。
譬如你有一張一年後到期的100萬元支票,但是你現在就需要用錢,所以你就拿這張支票去銀行要求貼現。
假設銀行的貼現率是3%,也就是銀行拿了這張100萬元支票,還要小明貼現3%。
這個3%就當作銀行跟你收的借款利息,所以你實際從銀行拿到的錢只有97萬元。

重貼現是當銀行資金短絀時,以其對顧客貼現而持有的商業票據向中央銀行請求資金融通稱為重貼現。
重貼現率指銀行拿合格的貼現票據,再重新向中央銀行貼現所必須支付的利率。
當銀行資金短絀時,以其對顧客貼現所得票據向中央銀行請求給予融通,此時銀行必須付給中央銀行的利率,就稱為重貼現率。
簡單的說重貼現率指銀行以合格票據為擔保品,向中央銀行融通短期資金所適用的利率。

重貼現率常為中央銀行控制通貨的手段之一,一般央行為使通貨安定,均對銀行放款的數量實施調節,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重貼現率。
在景氣過熱,擔心引發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可提高重貼現率,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也相對提高。
由於資金成本增加,企業的利率負擔加重,對資金的需求也就減少,中央銀行的貸放金額也會減少。
相反的,在景氣低迷或衰退時,中央銀行會降低重貼現率,資金需求活絡,經濟活動轉好。
故重貼現率的變更,對景氣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調整重貼現率雖常為中央銀行控制通貨的手段之一,但它的效果是間接的,並不見得會有實質上的效果,
目前央行多以公開市場操作以調節市場資金狀況,央行的重貼現率政策目前則是宣示效果多過於實質意義,
但仍可用以推斷央行貨幣政策目標方向,且預測市場利率的可能變動。


調降重貼現率↑→ 融通意願↓→ Loan↓ → 信用緊縮 ↓ → MS(貨幣供應量)↓ 貨幣政策趨於緊縮


擔保放款融通利率是指銀行以政府公債、央行所發行的定期存單、貼現之商業票券等央行認可之合格票券,作為擔保品,向央行申請擔保放款融通的利率。
不過,由於央行傾向以公開市場操作調節資金,很少辦理重貼現和擔保放款融通業務,因此這兩種利率,目前的宣示意義遠高於實質意義。

短期融通則是銀行可以提供合格票據、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發行的定期存單或經中央銀行同意的有價證券為擔保品,申請短期融通。
實務上,銀行申請短期融通時,大多以中央銀行定期存單為擔保品。
在利息計算上,銀行如果提供合格擔保品,按央行的擔保放款融通利率計息,如果未提供合格擔保品,則按央行的短期融通利率計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o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